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
原则:
① 自愿互利
② 典型示范
③ 国家帮助
步骤:
① 互助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
② 初级农业生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③ 高级农业生产社(实行土地及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性质)
经验:
① 土地改革以后,我党实行了“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② 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逐步过渡;
③ 在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一整套方针原则、路线——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步骤、经验
原则:和平赎买
步骤:
① 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② 单项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③ 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经验:
① 把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取缔、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这就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提出,列宁想实现而未能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② 在改造过程中,实现了从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
③ 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放在企业改造之中,让他们和职工一起劳动,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④ 在改造过程中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不剥夺他的政治权利,量才使用,发挥其一技之长,这就避免了由于生产关系的突变引起生产力的破坏,减少了社会的动荡。
五、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①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②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建立(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 “一五”计划(1953—1957,提前完成并且是超额完成)的胜利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④ 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苏为鉴,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结:
经济方面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