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当今高科技时代存在唯心主义的原因。
【解析】A项是阶级根源;B项是生产力根源:再发达的科技,也不能够解决世界全部之谜,对世界无知就会产生“唯心”的看法;D项:唯心主义本身就是由于过分强调了主观方面的结果。
17.【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
【解析】四个选项完整地揭示了唯物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故全选。
三、分析题
18.【答案要点】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4分〕
(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3分)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分〕
19.【答案要点】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亦即谁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哲学的两大阵营,凡是主张思维、精神、意识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相反则属于唯物主义阵营。〔1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凡是对此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在哲学上便是可知论者;凡是对此问题表示怀疑或做否定回答的,在哲学上最终将导致不可知论。〔1分〕
(2)理论意义:第一,第一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理论上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没有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这就为我们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第二,第二方面为我们能够正确反映、认识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批判不可知论提供了理论武器。〔3分〕
(3)实践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首先,实际工作的出发点问题: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政策、解决问题。其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可知论。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是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可知论,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再联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析一下。〔3分〕
(4)以上分析表明,在实践中,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坚持唯物论和可知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1分〕
20.【答案要点】
(1)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作用出了错误的回答,是对世界的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分〕
(2)唯心主义根源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的矛盾,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1分〕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虽然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但认识的形式却是主观的。〔2分〕所以,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既可能与客观相符合,也可能与客观相分离。〔2分〕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2分〕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了认识的主观形式,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颗美丽的花,只是一颗不结果实的花而已,却不能因此将之看作是胡说。〔1分〕
考研网推荐链接:
考研英语真题 | 考研数学真题 | 政治真题 | 专业课真题 | ||||
英语一真题 | 英语二真题 | 数学一真题 | 数学二真题 | 数学三真题 | 数农真题 | ||
考研英语答案 | 考研数学答案 | 政治答案 | 专业课答案 | ||||
英语一答案 | 英语二答案 | 数学一答案 | 数学二答案 | 数学三答案 | 数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