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变成大热门

2013-11-25 08:57:22 2014考研信息2014考研

  2

  【就业专家

  高学历总体竞争能力更强

  “从总体上而言,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

  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专家认为,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事实上,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昨天,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

  姚文娟分析,目前中国依旧是“学历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在10年前,一些“211”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后来,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而且一些高校还要“查三代”,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近年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

  “从总体上而言,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强。”市就业服务中心专家告诉记者,高学历者拥有的专业技能是明显更高的,在就业市场上也就更为用人单位青睐。

  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所谓“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专家认为,这种分析结果是明显偏颇的。“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明显高于本科生的。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历来对学历有崇拜心理,事实上,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能力是肯定高于本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重视让孩子考研的原因。”昨天,格力电器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姚文娟分析。

  姚文娟分析,目前中国依旧是“学历社会”,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学历。在10年前,一些“211”部属高校硕士就可以当高校教师;后来,高校教师门槛大幅提高,不仅部属高校招聘教师只要全日制博士生,而且一些高校还要“查三代”,要求应聘者本科时就必须是名校。近年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民办高校,招聘教师也必须是博士生。客观上导致考生选择考研。

  3

  【学者担忧】

  部分院校沦为考研基地

  每年到了学生毕业季,很多高校会将学生考研率作为一项成绩张贴在校园内。

  采访中,多位高校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本二、本三高校,以考研为目的培养学生,把学校办成所谓的“考研基地”。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动员考研,学校的教学管理还为考研学生开绿灯,如减少与考研无关的课程。据统计,有的高校一些冷门专业,考研的学生达到80%以上。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分析,之所以这些高校热衷成为考研基地,因为考研客观上可以提高这些学校的就业率—考研学生计算在就业中,也为学生改变学校身份、提升学历,提供了一条路径,可是,大学教学完全围绕着考研转,实质把考研变为第二次高考,学生们围绕考研科目学习,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大学教育。

  “在大学本科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一些高校,把研究生扩招作为就业难的"蓄水池"。我国研究生的大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几乎是同步的,为了给本科生出路,硕士研究生扩招就成为十分便捷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就业率统计,考研学生也是作为已就业学生统计的。当然,扩招带来的是学历的贬值。”熊丙奇分析。

  而一些高校在考虑研究生教育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如何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调查显示,在一些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的学校,一名导师同时带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样的培养规模令研究生导师制形同虚设,导师根本无暇对这么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熊丙奇呼吁,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必要缓一缓扩招的脚步,回到教育的理性上来,按照教育的规律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来思考研究生的培养,而不能完全从功利角度来发展研究生教育。

  专家建议

  是否要考研 考虑3方面

  要有一个长远职业规划

  随着考研政策的改革,考研的成本越来越低,跟风盲目考研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究竟如何看待考研与就业的关系?到底需不需要考研?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给出了他的建议。

  熊丙奇提醒,要结合个性兴趣、家庭环境、个人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来考量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考研。

  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想清楚考研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性格和个性。

  其次,考研的时候要做投入产出分析。考研客观上是给家庭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家庭实际承担的能力。

  最重要的,要做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要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人生规划。确定自己要干什么,需要什么,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既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审时度势。一旦选择自己的大方向,那么在求学期间,就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规划去执行,为自己以后的学术或者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规划的时候要具体到点,譬如你以后择业的行业、单位性质、你所处的角色等。

  熊丙奇认为,可以考虑社会、家庭、朋友等外界因素,但要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切不可为了别人而考研。

  考研网推荐链接:

  2014考研各大事件时间汇总

  考研报名:2014研究生报名时间和流程

  2014年研究生考试大纲——数学二


考研大纲 考研经验 考研真题 考研答案 考研院校 考研录取
分享

热门关注

英语考研究生考试科目是什么

英语考研科目

跨专业考研专业哪些比较好

跨专业考研哪些专业好

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是什么

计算机专业考研方向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有哪些考研专业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考研专业

环保设备工程考研有哪些专业

环保设备工程考研

考研热门专业有哪些

考研专业

备考四大理由,让你明白为什么要提前备考2021考研

提前考研备考

2021年考研报考的热门专业

考研报考的热门专业

考研十大热门专业有哪些

考研热门专业

考研考什么科目

考研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