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隋唐五代
(1) 了解隋朝建立的过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 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3)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要对武则天做出客观的评价。
(4) 安史之乱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5) 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6) 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最大。
(7)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8)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选择、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9) 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十国的人物如冯道做出评价。
(10) 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 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出题的重点;
(2)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4)澶渊之盟、隆兴和议、宋元理学、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内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形式考查。
(7)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名词解释、论述等题型都可能出现。
(8)宋元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主要的农民起义要了解一下,很有可能会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9)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发展,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经济基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统一,都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政治条件。这些都是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掌握。
第八部分 明、清(鸦片战争前)
(1)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3)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4)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5)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6)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要重点了解。
(7)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8)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思想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9)明清的国家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都需要考生掌握清楚。
考研网推荐链接: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