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Z3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
主要研究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的建模理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等。
1.培养目标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保持身心健康。
2.主要研究方向
01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的建模理论、0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03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04信息系统与工程管理。
3.主要课程
政治理论课、英语、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系统建模与分析理论与方法、面向对象原理与技术、最优化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自动测试理论、动态系统数字控制、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企业信息化及其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等。
4.就业方向
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直接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企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从事企业信息系统与工程开发、管理和维护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学科方向,主要研究电子商务设计、管理、营销方法和技术;信息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包括:电子商务技术、现代商务实现方法及应用研究、电子商务战略及决策、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战略管理、信息分析与信息挖掘方法研究。
1.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从事信息管理所需要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体系,掌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的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运行管理的能力,培养的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能胜任工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
2.主要研究方向
01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02电子商务与物流、03电子政务与社会信息化、04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05决策支持系统、06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
3.主要课程
政治理论课、英语、管理运筹学、信息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专题、电子商务模式与战略等。
4.就业方向
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工作,能够从事现代经济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建筑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建筑工程学院已成为四川理工学院较具特色的二级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国家基本建设输送了大批技术人才。
建筑工程学院目前设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设有建筑工程管理方向,4个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及工程造价二个专业方向)、工程管理(四川省特色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工业工程,在校学生2000余名。学院下设三个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六个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给水与排水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概预算模拟实验室、升拓理工无损检测综合试验室;一个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所;一个省重点试验平台;建立了七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现有专兼职教师50名,外聘教师2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0%;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鉴定成果4项,申请专利近10项,编写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0余篇,核心期刊100余篇。
建筑工程学院正继续建设成为在川内有影响的、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二)学科专业简介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我校“十二五”重点学科之一,将管理、经济、贸易、环境、工程、信息、法律有机地结合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群;学科研究方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
本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现有教授29名,副教授20名,其中博士21名(含在读13名);承担了97项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科研项目以及30余项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近3年发表学术论文332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本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并重,学院建立了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平台。并且依托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并在泸州老窖、玉龙化工等大型企业集团建有实训基地。
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项目管理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工程技术知识,研究现代城市房地产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等。包括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索赔与反索赔问题、工程效益成本分析、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
1、培养目标
本学科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深人的管理知识,能够正确地运用管理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建筑工程管理
3、主要课程
高级管理学、高级经济学、战略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统计与建模、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毕业生能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战略规划、流程优化、管理评价、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
4、就业方向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
理学院
(一)学院简介
理学院由统计学、数学和物理学三个一级学科构成,学院现有(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五个本科专业,学院于2014年、2012年分别开始招收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和统计与决策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等)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在读博士21人,硕士生导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自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
近年来,学院努力营造科学研究氛围,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国内专业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获专利1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天元基金1项,主研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承担省部级项目6项、地厅级项目30项;出版教材10部;现有《数学建模》和《大学物理》2门省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3门。
学院拥有非线性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研究所、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完备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3000 m2,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常规仪器总价值500余万元。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1Z2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
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目录外二级硕士点,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从非线性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观点出发,研究解决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等各种非线性系统的建模、分析、规划、设计、控制及工程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为重要特征的复杂性学科。
1、培养目标
培养非线性系统优化与控制方面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子学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
2、主要研究方向
01神经网络与非线性信息处理、02运筹与优化
3、主要课程
控制理论基础、运筹学通论、非线性分析、最优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计算方法、向量优化、控制系统的稳健性、微分对策、建模与系统仿真、控制设计中的算法实现等。
4、就业方向
在高科技领域和工程应用领域,从事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科学计算、金融数学、工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系统开发、优化控制与管理,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 统计与决策
统计与决策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金融统计、运筹与优化、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最优决策、风险管理与决策、战略投资与经济预测的决策方法、经济系统统计与决策。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较为扎实的从事统计与决策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统计与决策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和能力的科研、教学或管理实践的高层次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02 决策分析及应用、03统计建模
3、主要课程
应用数理统计、决策理论基础、统计学通论、经济预测与决策、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统计与建模、高级运筹学Ⅱ、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数据分析与挖掘等。
4、就业方向
统计与决策硕士研究生可以在社会经济领域、企业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优化决策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现有制药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化学、药学学科分别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重点培育一级学科立项建设。现有绿色催化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理工学院功能材料研究所、制药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自贡市医药产业政企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平台。学院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自贡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学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2人。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自贡市科技局重点项目等80余项,完成省级、校级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0篇,其中被SCI收录140余篇,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6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有《无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1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等5门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完备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6700 m2。实验中心拥有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速离心机、制备色谱、PCR仪、超纯水仪、蛋白质分析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精密仪器,满足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常规仪器1000余台件,总价值600余万元。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秉承“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学科专业简介
0817Z2制药工程是一门由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以及生物工程等交叉结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主要涉及化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工程和GMP制度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扎实的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制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承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和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制药工程技术人才。
2、主要研究方向
01 药物合成工程与工艺、02 生物制药工程技术
3、主要课程
高等制药分离工程、药物合成工艺与设计、药物制剂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反应器原理、现代制药工艺学、新药研究与开发、现代药物分析测试技术、基因工程原理及制药、药用高分子材料与现代药物制剂等。
4、就业方向
制药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在药品、食品等企业以及药监部门从事化学药品、生物药物、功能食品和中药的生产、质量控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行政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法学院
(一)学院简介
四川理工学院1994年开办法学专业以来,法学是学校重点特色建设学科,法学专业是学校重点特色建设专业,拥有“法治系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办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余人。
法学院拥有一支教学严谨、科研能力强、积极进取和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讲师24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
法学院高度重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科学研究能力强,依托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平台“基层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级各类奖励30余项,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法学专业学生在全国司法资格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率年年攀升,名列同类高校前茅。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省内外政府机关、司法实务部门、各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二)学科专业简介
法治系统工程二级学科,主要运用管理学和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将法律本身及其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我国法治实践特别是基层法律运行的现实国情出发,研究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与反馈等各子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互动关系,推进我国特别是西部基层法治建设的科学发展。
1、培养目标
我校开展法治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立足四川、服务西部、辐射全国。针对西部基层特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法律运行环境和发展趋势,整合相关法律教育资源,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进行目标市场导向的培养方式,满足基层法治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和特殊适应性的高端法律人才的需要。
2、主要研究方向
01法律适用
研究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规范、公正与效率问题,通过借鉴科学管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探索和解决基层法院在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和审判业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02法律监督
研究人民检察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规律及其应用问题,通过运用系统科学与方法研究基层检察机关内部职权配置和外部权力监督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建设,从而真正实现基层检察院的科学发展,切实肩负起法律监督的宪法职能。
3、主要课程
法学前沿问题、审判理论与实务、检察理论与实务、诉讼法学、司法改革研究、制度法学等
4、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司法部门、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法学理论研究、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考研网推荐链接: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