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复试
1、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约在2014年3月由教育部划定,我校一般以国家A类线为我校复试分数线。对符合我校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者,届时将采取电话通知的方式进行。
2、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2014年4月中旬,复试工作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复试办法将于复试前在我校网页上公布。
3、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二代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六、调剂
我校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在网上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七、体检
我校将在复试阶段组织学生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进行。
八、录取
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 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 ”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录取通知书一般于2014年6月中旬发放。
九、我校2014年预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情况
1、我校2014年预计招收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0-200名,学制2.5年,学费6000/年。
2、招生领域:
车辆工程:包括车辆安全、可靠性与整车设计工程化;车辆性能试验与检测技术;车辆传动、电控技术及其应用;车辆关键零部件材料、成型及产业化;机动车污染控制与防治技术等五个研究方向。
本科专业是车辆工程、汽车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电子技术、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机械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专业考生均可报考。
电气工程:包括高电压技术;电器智能化技术及应用;智能照明电气与光电子器件;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等五个研究方向。
01高电压技术:本研究方向通过高电压绝缘理论、高压电器设计理论、过电压理论和电气设备试验原理与方法的讲解,通过进行电气试验使学生学会操作使用电气试验仪器与设备,学会用理论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力生产运行、检修和电器设计制造等高电压技术理论基础。本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与电力设备制造中的高电压与绝缘问题,研究电力设备绝缘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电力设备试验监测技术,研究电力设备绝缘状态检测、诊断与评估技术,研究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防雷技术等。
02电器智能化技术及应用方向:本研究方向融合了传统电力电器与微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多门类学科,研究智能电器的信号采集、分析、处理及控制等各环节模块,研究开发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的智能开关电器及其成套设备,解决智能化电力电器的关键性问题。
03智能照明电气与光电子器件方向:本研究方向融合了传统光学、电子学、材料学、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门类学科,研究智能照明电气的控制系统、相关器件、照明设计、无线通信等各环节及模块;研究有源/无源光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器件设计与仿真、光电子器件的工艺制备;研究与光电子器件相关的发光材料的机理与制备。研究开发适用于智能照明电气系统及相关的器件设备等,开发先进的光电子器件,解决智能照明所涉及的智能控制及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等关键性问题。
04能源电力系统规划:本学科方向立足现代电力系统,属于电气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规划、新能源与分布式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的控制、运行与管理等。该方向主要围绕电力系统中的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涵盖可再生能源转换、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面向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中的低碳循环与调控以及多种能源形式的利用与管理。本学科方向主要着力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电力系统规划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能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且具有一定的听、读能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供电系统、现代化大中型发电厂、风力发电场等单位从事生产、控制、维护工作;可以在电力系统装置、电力系统智能化以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领域进行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也可在相关研究院、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05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方向:本方向以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研究处理不确定性,复杂数据及大数据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大数据与云计算中的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集成与互操作、融合与挖掘、共享与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图形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包括基于图像内容的检索与识别技术,模糊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分类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建立面向科研协作、卫生行业、电子政务、商务与物流、电子金融领域的智能信息处理与服务平台。
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光信息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规划等相关专业考生均可报考。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