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试题及答案(28)

  参考答案:

  1.B。马克思在《1857一l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依据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发展景况,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

  2.A。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直接同一的。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故选A。

  3.D。和而不同指的是在和的基础上承认差异,承认矛盾的存在。

  4.B。考试大系统解析: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事物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也就是说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一刀切”忽视和抹杀个性,不利于事物的发展,所以选B。

  5.C。本题材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说的是不同的主体,由于主体的特点的不同,感觉所指向的方面也不同,所以本题选C项。

  公务员行测推荐:

  行测习题及答案汇总(政治常识)

  公务员常考常识汇总500

  行测专项训练习题汇总40篇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面试专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长是多少

行测考试时长

行测经济常识模拟题及答案

行测

行测法律常识模拟题及答案

行测

行测备考:行测常用公式及方法

行测备考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国考行测题型及题量

行测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