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时事政治:公务员的晋升途径

2013-07-26 10:11:09 公务员时事政治

  一位进入副部级人选考察视野的官员曾表示,“到了区委书记这一层,谁当副市长都行,很少有人不胜任,但决定能否晋升的因素是多样的,关键要看空缺的是什么岗位。”

  689万公务员,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8个中央部门,从普通公务员晋升到这些部门党政一把手的几率是1/50000。如果你在某个岗位上耽搁了一两年,到了晋升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年龄超限了,你就可以进入后备老干部的队伍发展了。

  至于跨入省部行列,则需要升得更快,更年轻。

  2009年一份对时任31个省份的省委书记履历的分析表明,他们初任地级市市委书记(或相当职务)的平均年龄为41岁,这要求他们在每一个层级都领先于同僚5-10岁才行。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大概53岁的时候升至正省部级。

  对于那些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晋升到省部级的官员而言,除了到点退休外,继续的升迁之路则是进入中央或通过交流到其他省任职。事实上,地方官员从副部级,甚至局级岗位调至中央部委任职的情况都并不罕见。

  当然,无论具体升迁轨迹如何,所有官员更替都在遵循一条朴素而普遍的法则:适者生存。

  链接

  网友总结升迁七要诀

  其一,年纪要轻。

  当今中国,干部升迁是要划出一定杠杠的。比如,副处,一般35岁以下,副局,一般45岁以下,副部,一般55岁以下。同样条件,年纪轻者,自然占有先天之优势。

  其二,学历要高。

  过去,只要有基层经验,政绩比较显著。如今行情已变,处长局长们递过来的名片,博士甚至博士后已是稀松平常。

  其三,岗位要多。

  岗位的轮换交叉,几乎是高层次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

  其四,基层要下。

  基层虽然级别不高,但一个基层就是一个小社会,任务非常艰巨,情况十分复杂。这对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验与锻炼,远非坐机关朝九晚五可比。如今,凡提拔省部级及以上更高级别干部,必须有基层工作经验,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其五,班子要强。

  往往是,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因为业绩突出或其他原因,干部升迁很快;反过来,因为干部升迁很快,又会有更多优秀干部被派到此地区或部门。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越是出干部的地方越是多出干部。

  其六,领导要爱。

  主政一方且掌握着干部晋升大权的主要领导,其经历和喜好,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某一时期官员的晋升命运。

  其七,机会要巧。

  常言道,来早了不如赶巧了。比如某一部门领导因为贪污受贿犯了错误,另一部门领导前去接任,此一部门缺额需要填补,你单位一把手奉调前往,于是,你成为唯一接任者。


公务员时事政治 半月谈时评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报考指南 历年考试真题
分享

热门关注

2018年6月第4周国内时事热点

公务员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热点:扶持乡土人才,盘活乡村振兴“棋局”

时政热点

时事政治热点:“上合版”致青春,引领青年与时代同向同行

时政热点

时事政治热点:高扬“上海精神”的风帆

时政热点

时事政治热点:科学防治沙患,筑牢绿色屏障

时政热点

公务员时事政治:高校收取“爱校费

公务员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热点:严格公务员再就业

时事政治新闻

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热点:领导“打车难”

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

2017年公务员时事政治评论:罗尔事件

时事政治热点时评

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人民的名义》留下的悬念

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