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山》剧照 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⑴交通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化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社会习俗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华资工厂 华资资本 工人
1898年 293家 21120000元 47852名
1913年 1698家 330824000元 270717名
1920年 1759家 500620000元 557722名
——《剑桥中华民国史》
⑴1913年-1920年间,我国华资工厂厂家数增长不大,但平均的资金额增长比较大,相对1913年前的15年发展要迅速的多,其原因是什么?
⑵1920年华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新的政治力量有什么影响?
13. 某校二(2)班的学生要举办一个“近代科技文化周”的宣传活动,请同学们事先收集相关资料。他们到图书馆找到了很多的书籍,有:
①《曾国藩家书》②《中国铁路史话》 ③《呐喊》 ④《严复翻译作品集》⑤《救亡歌曲录》⑥《徐悲鸿传》⑦《雍正王朝》⑧《海国图志今译》 等等。按下列不同的类别,同学们各自要阅读哪些书籍?
⑴宣传近代科技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展现近代思想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映近代文学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下面是清末《凑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材料二:下面是1922年民国政府设置的初中必修课与学分:
⑴材料一中,清政府最重视哪门学科?体现了当时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哪些学科的学分超过明显多?与清末相比,民国的课程设置先进性表现在哪里?我们今天课程设置与民国相比,继承性在哪里?
1.A 2.D 3.A 4.C 5.D 6.C 7.C 8.C 9.D 10.B 11.⑴出现了火车、轮船,大大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⑵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有了有线电报,后来有了无线电报和电话,使人们远距离的联系变得非常的便捷。⑶人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相片,可以看电影;看报纸等。⑷辛亥革命后,人们剪掉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放足、不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12.⑴民族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它们在这个夹缝中艰难地发展。⑵中国的民族工业很薄弱,老百姓用的东西多数是国外进口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这些日用品由我国自己生产。13.(1)② (2)④ ⑧ (3)③⑤⑥ 14.⑴经学。教育的目标是做官和升学。⑵外国语、国语和算学。与清末相比,民国的课程设置摒弃了经学,将外国语、算学的学科地位提高了,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今天的中学里,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地位很突出,与民国那时候这三门学科的学分最高是一脉相承的。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