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南全国统一高考生物卷(真题)

2013-04-25 14:48:56 海南高考试题高考重点

  【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生物体的染色体数为20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10条,染色单体为20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0条,无染色单体,综上,本题选B。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关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和掌握情况,难度不大。[zzstep.com]

  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项正确;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项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涉及到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对进化的意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变化与基因频率改变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同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zzstep.com]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如果两对(或更多对)非等位基因位于一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就不会表现出自由组合。从题目可知,发生突变的植株不能进行基因的自由组合,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25.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 aa) B.♂无芒×♀有芒( ♂ Aa×♀aa)

  C.♂无芒×♀无芒(♂ Aa×♀Aa) D.♂无芒×♀无芒(♂AA×♀Aa)

  【答案】A

海南高考语文试题 海南高考数学试题 海南高考英语试题 海南高考理综试题 海南高考文综试题
海南高考语文答案 海南高考数学答案 海南高考英语答案 海南高考理综答案 海南高考文综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中学好物理的方法是什么

高中学好物理的方法

高三有哪些方法提高理综成绩

高三提高理综成绩方法

高考有哪些理综的答题技巧

理综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中化学快速提高成绩

高中化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考试知识点

2019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真题

高考生物怎么提高成绩

高考生物

2020高考生物选择题九种快速解题技巧

2020高考生物快速解题技巧

2021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三篇

高考生物答题技巧

2020高考生物易错考点整理

高考生物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