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够带给人前所未有的愉悦和满足感,阅读是幸福的,作者的作品在读过之后能给人醍醐灌顶之感。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你知道如何动笔写作品的读后感吗?留学群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关于“致青春读后感”的文章,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致青春读后感(篇1)
前几天就已经看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却一直被我搁浅,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我始终感觉自己也写不出些什么有营养的东西。不管是什么,只要沾染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就不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郑微刚刚踏入自己即将战斗和生活四年的地方,目光所望所是一条长长的校园林荫道,道路的两边是她叫不出名的亚热带树木,郑微说可以想象黄昏的时候散步在这样一条道路上应该是比较有意境的事情,是呀,谁在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刻不是满怀着无比的憧憬呢?也许在此时此刻,想着如果可以和林静在这条路上散步是一件诗情画意的事情,也许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和陈孝正也在这条路上无数次漫回,但是那时的心境和她刚刚踏入大学时的心情应该是不一样的吧。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很怪的逻辑怪圈,最初它会让你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然后你会在你不断地努力和追求下慢慢的接近你的希望,如果足够的幸运,也许会实现自己苦苦追求的那种结果,但是最终,这个怪圈还是会让你回到自己的原点,让你细细回味突然发现,生活的现实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打醒了自己也打碎了最初自己为自己编造的那个童话世界。
一切都是赤裸裸的,我们在青春逝去之后,还是我们自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谁的青春可以永恒,谁的青春不能失败?
林静,他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他更中性,甚至更女性化。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告诉他,他的名字取自诗经里“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之意。
他的名字也许是父辈期许的完美爱情的象征,父亲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他是多么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拥有最完美的爱情,但是世界上又怎么会有“完美”一说?当归国后的他看见自己想一起到老的那个人微笑的依偎在别人的身边时,不知道他的心里是否后悔当初的离去过?他深知郑微爱陈孝正,因为林静自己也说,连他都不能给郑微这样美丽的笑容。
对于林静这个角色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在离开郑微的时候他也曾和别人在一起,但是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那些人那只是一段路程上的一个伴而已,她们都不是自己想要一直到老的那个人,他一直想走到老的人一直都是郑微。林静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从不放弃对郑微的爱。
林静是睿智的,他懂得如何去争取,不管郑微对他的态度如果,他永远都在争取着这段爱情。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永不放弃。这是一种珍贵的爱。
陈孝正,这个除了骄傲一无所有的男人,我不喜欢。我不想说他的进取心、进取心和功利心,但不管他最终赢了什么,他最终也输给了郑微。在这段感情中,从一开始,郑微就没有安全感,因为他深深地爱着阿正。郑微说:
“阿正,从我们好了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一直很害怕,我总是怕你忽然就不见了。你答应我,你不会突然消失。恐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你。我担心如果我们走路,我们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陈孝正说:
“每个人明明都是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