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关于成都的导游词栏目,提供与关于成都的导游词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成都导游词

导游词 世界遗产导游词 四川导游词 成都导游词
成都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16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

与关于成都的导游词相关的景点导游词大全

关于成都的导游词800字(十三篇)

关于成都的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精心设计导游词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实用,还涉及广泛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关于成都的导游词,字数约800字,供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成都的导游词800字

♛ 关于成都的导游词800字

  在云南中部,有一片波光浩渺的湖水,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这就是古老的“滇南泽”,因距昆阳城最近,故又名“昆阳湖”,即人们熟悉的“五百里滇池”。以往诗人对她描写是:昆池千顷浩溟漾,浴日滔天气量洪,倒映群峰来镜里,雄吞六河入胸中。坐落在这美丽高原湖畔的城市,就是春城昆明。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膏腴沃壤的昆明坝子。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侯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为此前人有诗描写它的特点是:昆明腊月可无裘,三伏轻棉汗不流,梅绽隆冬香放满,柳舒新岁叶将稠。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3月,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

  昆明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昆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会为中心的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昆明海拔746米至4247米,面积15942平方公里,建成区98平方公里,直辖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个区和呈贡、晋宁、安宁、富民、嵩明、宜良、路南、禄劝八个县。人口3635212人,有汉、彝、回、白、苗、蒙古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12.6%,城区人口1611969人。

♛ 关于成都的导游词800字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20___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20___年修筑。

  民国八年...

与关于成都的导游词相关的导游词开场白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范文

武侯祠 导游词 武侯祠导游词

  你去成都看过武侯祠吗?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留学群!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

  刚才我们游览了武侯祠中的刘备殿以及文臣武将廊,现在我们来到了诸葛亮殿,这里才是真正纪念诸葛亮丞相的武侯祠。

  请大家注意,现在我们要下一级台阶。为什么要下这级台阶呢?原来这是古代君尊臣卑观念的体现。武侯祠是君臣合庙,刘备庙在前,诸葛亮武侯祠在后,于礼制不合,所以人们在建造武侯祠时,就有意将诸葛亮殿建低一个台阶,以突出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的崇高地位。

  现在我们将穿过过厅。请注意过厅两侧悬挂的匾额、对联和绘画,它们大多出自董必武、郭沫若、徐悲鸿、沙孟海、张爱萍等名人名家之手。

  请看这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攻心对,也是武侯祠对联中的精品。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如何才能治理好四川呢?攻心和审势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联的作者是清末云南剑川县人赵藩。上联是说诸葛亮出兵平定南中叛乱时,采用马谡建议,实行攻心战术,对夷帅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从此不再反叛。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的人,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出宽严得宜的法度,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醒后人从中吸取教益。这副对联对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攻心和审势两个很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古代治国方略的精髓所在。

  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诸葛亮殿。请看,坐在龛台正中的塑像就是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头戴纶(guan)巾,身披金袍(古称鹤氅),手执羽扇,凝目沉思,一副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神采,显示出一代儒相的风仪。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轻时隐居于荆州襄阳(今襄樊)隆中,因胸怀大志,刻苦好学,才智出众,得到卧龙的美称。

  公元207年刘备在荆州访贤,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制定了一条占有荆(今湖北)、益(今四川)二州,东联孙权,北抗曹魏的国策,史称隆中对。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从此跟随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益州等战役的胜利。蜀国创建后,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在奉节白帝城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执掌了蜀汉朝政。

  诸葛亮治蜀达20多年,主要政绩有:以法治蜀;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公元234年,诸葛亮由于长期劳累,不幸早逝于北伐前线的武功五丈原,死的时候才54岁,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一生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进步和勤政爱民的好事。他死后,人们十分怀念他,尤其敬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把他作为忠臣贤相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加以崇拜,修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来纪念他。

  请看诸葛亮两边的塑像,左边的是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右边是孙子诸葛尚。他们在公元263年曹魏灭蜀时,率部与魏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绵竹阵亡。诸葛亮子孙三代,人称三世忠贞。

  请大家看殿内陈列的这面铜鼓。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使用过这种铜鼓,所以它又被称为诸葛鼓。

  各位游客,诸葛亮殿两侧厢房内,是诸葛亮事迹陈列室,有大量反映诸葛亮事...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 导游词作文 导游词作文400字

  当你要去旅游时,你需要导游来对景区的各种景物进行讲解。这个时候,导游词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你该如何介绍,才能充分地介绍好景区的景物。既让游客了解这个景区,又能让游客喜欢上这个景区。以下是留学群导游词作文栏目为您准备的四篇《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希望您会喜欢我们的导游词作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导游词作文,请点击以上链接。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篇一:美丽的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小导游。现在由我带领大家去参观美丽的颐和园。

  颐和园又名清漪园。大家看,这里是着名的长廊。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它有一条条绿色的长柱,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地,像一个个有素的士兵;有红漆的栏杆,而且每一间横槛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如:花草树木、人物、风景等等。旁边还种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一丝丝花香在这长廊飘来飘去,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现在,请各位女士们和先生们小心梯级,而且不要乱丢垃圾,有垃圾一定要丢到果皮箱,保护好这里美好的环境!

  各位游客,大家请跟我来!这是一个你们最盼望的景点——昆明湖。昆明湖是一条长长的堤坝。湖北有几座形态各异的石桥,桥栏杆上有过百条石柱。石柱上雕刻着狮子头,他们神态各,好看极了!

  我们要上山了,各位走好啊!我们下一个景点是万寿山。万寿山的半山腰中有一个三层的宝塔。旁边还有一棵棵参天的大树,绿树成荫的,一眼望去像一块大大的翡翠。

  颐和园一天游到此结束了。大家觉得这景色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以后我们还会观看到更美的景点的!各位游客,再见了!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篇二:颐和园导游词】

  各位尊敬的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遗产名录》之中的文化遗产。游览时请不要乱扔垃圾。

  现在我们就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有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漂亮呀!这条长廊长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不可思议的是,这几千幅画竟然没有哪两幅是一摸一样的。

  走完了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上看,一眼就看见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那就是佛香阁。下面一排排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登上了万寿山,这里可以把颐和园的大半景色都收在眼底。看,前面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湖面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现在我们就去昆明湖细细游赏。

  看,昆明湖好大呀,它周围的堤岸也更长。我们现在要去昆明湖中心的小岛了。通向小岛的这座桥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桥,这座桥有三多,一是桥洞多,二是狮子多,三是石柱多。看,这座桥的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的游赏吧!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篇三: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陈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着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

关于导游词的作文

导游词作文 导游词作文400字
关于导游词的作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导游词作文、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开场白、导游词结束语、景点导游词大全、导游证导游词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关注留学网更多相关信息。

  大家好,我姓洪,是你们这次游丽江古城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洪导。希望大家在这次旅游中玩得开心。

  我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怎么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 进了丽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网似的交错,东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条路。四方街由五彩石铺成,脚跟踩在五彩石上,听起来别有一番新意,那声音清脆,有些像银铃的声音。四方街可以说是古城的中心广场,自然装饰的漂亮、有特色啦,就连客栈都十分美丽。四方街客栈位于丽江古城四方街广场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客栈庭院内小桥流水、花木葱郁,继承了千百年来纳西民族的审美情趣,乃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观念。客栈每个房间的设计都独具特色,你可以在四方街里转转,绝对没有哪两个房间是相同的。

  到了丽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灯哟!丽江古城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丽江古城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夜晚,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玉河水巡游古城,点放一盏河灯为龙王指路照明,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佑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这个传说。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 丽江古城还有很多地方非常美丽,说也说不净,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细细游赏。这次大家玩得开心吗?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机会我还带你们来再次目睹丽江古城的风光!

  相关阅读:

  景点导游词作文汇总

...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

长城 导游词 小学二年级
作文标题: 关于长城的导游词
关键词: 长城 导游词 小学二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二年级
作文来源: //zw.liuxuequn.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为:《关于长城的导游词》,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天山之旅的朋友们:

你们好!我叫孟旭珂,今天我给大家当导游。

欢迎你们来到长城参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吧!长城有一万多里长,从我国的山海关向西到嘉峪关。是秦始皇征调大批的人力修筑的,到现在已有几千年了。但由于种种原因,长城遭到了破坏。因为游人太多。垃圾成灾,无人清理。

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游览长城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二、不要乱扔垃圾。

三、不要破坏长城上的文物古迹。

关于长城有许多传说和故事,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官兵押去修长城,很长时间杳无音信。孟姜女在家等得非常着急。就不远万里,吃尽了苦头,到北方修筑长城的地方去寻找丈夫。到了长城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她非常悲伤,哭了三天三夜,长城被哭倒了几百里。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说法不一。

我就讲到这里,请大家自由游览,注意安全!

...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怎么写

成都导游词 武侯祠导游词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

  你有去过是成都武侯祠导,那里可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下面是留学群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怎么写”,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留学群!

成都武侯祠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朋友,早上好!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位于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的武侯词。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草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也是历代人们瞻仰和祭把诸葛亮的地方。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汉末山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他幼年丧父,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便带着弟弟诸葛均在南阳卧龙岗结庐躬耕,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生活。但他广交天下名士,满腹经纶,腹藏良谋,隐居求志,宁静致远。当时的大名士庞德公把他比为一条待时腾飞的“卧龙”。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自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离开了躬耕十载的卧龙岗,参加了刘备的政治集团,后官拜蜀汉丞相,爵封武乡侯,死后溢“忠武侯”,因此历代诸葛亮祠庙均称为“武侯祠”。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始建于魏晋后期,经历代的不断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今天我们看到的武侯祠,共占地200余亩,殿房150多间,检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我国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保持的基本上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视讽,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武侯祠的人口,大家看这座“千古人龙”石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遍体布满雕饰。“千古人龙”的意思是指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隐喻卧龙岗是藏龙卧虎之地。大家看这第二道坊为“三顾坊”,清道光年间所立,两面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和“真神人”,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纳贤而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由于刘备这诚恳的三顾,才使得诸葛亮离开了隐居十年的卧龙岗,辅佐刘备,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才能三分天下,成就帝业,诸葛亮因而功高盖世,万古流芳。刘备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面是实实在在,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这个优点可真的值得我们当今的一些领导学习呀!“真神人”三个字,出自苏轼《武候庙记》颂扬诸葛亮的一段话“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大家看石坊北边的卧龙潭,那些边有三棵古楸树,相传是当年刘、美、张三顾时系马的树,现在还存在的那一棵,大家猜一猜,1700多年前,树上拴的是谁的马呢?

  穿过三顾坊,走过仙人桥,这条甫道直通山门。山门为武侯祠正门,古朴端庄,正中券门额上石匾镌刻的“武侯祠”三个大字,系郭沫若先生所题。过了山门,即进入武侯祠的第一进院落,庭院宽敞,古柏蔽日,青砖墁地,古朴自然。院中甬道上“三代遗才”石坊与大拜殿相对应。这里是赞扬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与三代的贤人伊尹、吕尚、傅说等相比。我们转过来再看“韬略宗师”四个大字,韬略原指中国古代兵书《六韬》和《三略》,后世用来指用兵的谋略,这里也是赞扬诸葛亮的文韬武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正门悬挂着清道光三年(1823年)南...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导游词 西柏坡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成为令中外游客敬仰的圣地。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柏坡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西柏坡导游词【一】

  这里就是西柏坡纪念馆了。它是1976年开工,依自然山势而建,分上下两个四合院,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对外开放,以后陈列展览曾在1993年、1996年、1998年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在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题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整个陈列共分12个展室(含前厅、序厅),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同时将建国后社会各界参观瞻仰西柏坡和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活动等情况进行展示。

  前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幅巨型喷绘片是1948年时西柏坡村的原貌。近处有围墙的院子便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当时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这一带曾被聂荣臻元帅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军工生产、经济建设和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基础。

  1948年5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

  照片上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八个大字是1988年11月黄镇将军参观时给西柏坡的题词。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照片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揭示了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序厅 光荣的平山

  重点介绍平山概况,交待党中央、毛主席来西柏坡的历史背景。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的西部,东临华北平原,西依太行山,县城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平山县地理位置图)。平山县境内河流众多,而以滹沱河干流最为出名,它源自山西繁峙,贯穿全县。滹沱河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早在1931年党组织就在平山县的霍宾台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于光汉、粟再温、王昭是平山县党组织早期的创建人和卓越的领导人。

  1937年"七七"事迹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两千余人奔赴晋东北,开展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平山县位于晋察冀边区南部,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日模范县,从1939年到1943年初,除一年外近三年半时间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党政军...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