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岁月如歌》读后感栏目,提供与《岁月如歌》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岁月如歌》读后感(集锦10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 篇1

  当我翻开《岁月如歌》一书,我就被于漪老师的文字所吸引,她直白地语音,我仿佛就坐在于漪老师身边听她娓娓到来,一汪清水,仿佛我的灵魂受到了洗礼,深深地被于漪老师"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所感动。感受到于漪老师对事业的坚定、对责任的坚持,最终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学子,她是著名教育家、特级语文教师的楷模,是人民教师的骄傲。

  在《岁月如歌》自传体新著里,于漪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儿时求学的艰辛与欢乐,悲欢与酸甜,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岁月谱写了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欢快的飞翔之歌。"奋斗才能生存"、"初遭疾病的磨难"、"门在**"、"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读书之乐乐无穷""一辈子学做教师"等等,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倍受教育,感受颇多。

  在这部自传体新著里,于漪老师津津乐道地向读者介绍了她一生读书的方法与体会。她知道,语文教师只有知识丰富,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她除了挤时间拼命汲取知识与养料外,最大的收获就是结合教学与工作实践,深入钻研,广泛涉猎,对于有价值的书,更是用心读,反复读,不仅熟烂于胸,更是独立思考,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如何阅读和读什么书。在这本书中,于漪老师指出了阅读的方法,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示。

  我读《岁月如歌》感受到:思想者,岁月不老!做就是硬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结合我们图书馆工作,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其实责任也相当重大,我们既是图书管理员,又是宣传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更高。图书馆员的全部工作就是当一名教师,这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有真才实学,更重要是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学士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的表率作用。

  图书馆是学生第二课堂教育阵地和精神文明传播窗口。它的整体形象将对读者产生微妙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像于漪一样有热和有光。

  图书馆赵玉

  2011年10月24日

《岁月如歌》读后感 篇2

  《岁月如歌》读后感

  ------找到“心弦”,指向“音调”,等待“花开”

  如饥似渴的读完了《岁月如歌》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漪老师在书中提到的观点和想法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感触最深的是于漪老师的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她说:“做班主任要家庭访问,个别谈心,了解学生,当任课老师也一样,同样要全面关心学生,和学生做朋友,和家长做朋友,从思想到生活到学习,无所不谈。

  ”确实,要从心里了解学生。正如她所说,了解学生就是要与他们的心弦相契合,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和变化,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妙语: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五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一个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一定要教出好的学习成绩。大概这就...

与《岁月如歌》读后感相关的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1000字(通用8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

  留学群栏目精选:“岁月如歌读后感”,欢迎阅读。

岁月如歌读后感 篇1

  最近,非常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感触颇多。然而,最使我心弦为之震撼的是于老师讲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每每合上书,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总是牵动着我的神经,我咀嚼着它的酸辣,品味着它的香甜,感受着它的无穷韵味。这句话最好的说明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这也是我们这些刚刚步入讲台的年轻教师所要理解、领悟、行动的!

  于漪老师认为: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快乐,有失落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教育征程中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每想到此,总对学生心怀愧疚。自问当时确实尽了力也尽了心,可悲在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用不出力气。教育事业真正就是遗憾的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所以教师的追求和学习也应该是永无止境,不断的探索下去。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一切为了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

  一辈子学做教师,需要五心。一是爱心。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的教育犹如行尸走肉,毫无生机。二是信心。一个非常有用的公式:信心+实干=成功,如果连做事的信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育。三是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四是恒心。永远坚持做你的这项工作,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得到你所希望的成果。第五是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不要自满,这样你就能够永远的保持与时俱进的势头,永远不会落后。所以,一辈子做老师,要具备这五心,缺一不可。

  一辈子学做教师蕴藏着于老师豁达的胸襟,谦逊的为人。于漪老师任教数十年,她是育人一代师表,教改一面旗帜,是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竟然一辈子学做教师,总对学生心怀愧疚,这样的做人,确实令我们这些后辈学子既感到汗颜,也是一种教育和鞭策。正是这种严于律己、谦逊为人的品德,成就了于老师一番光彩夺目的事业,成为师者之楷模。

  一辈子学做教师既是于老师从教事业历程的真实写照,更体现着于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执着和追求完善的精神。真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不是中文系毕业的于老师,却教起了语文,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点难度,但是于老师做到了,从开始教学时的辞不达意,到用语言粘住学生;从开始时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到成为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从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到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至高点等等,无一不说明于老师治学的严谨、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于老师说,教育事业真正遗憾的是事业,教师责任大如天,追求永无止境,她如此而言,是因为在不断地探索教育的新思路时,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教育永远是有缺陷的。

  轻轻合上《岁月如歌》,无论是于老师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还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学校领导;无论她屈居于低贱的牛棚里,还是站在那神圣的讲台上,在于老师的生命里,弥漫着的总是不变的大爱光芒,这既是对事业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做人的境界。我坚信,在于老师高贵的大爱光芒照耀下,定能激发我们这辈年轻人更健康的成长。

  于漪老师回忆录,回顾这位优秀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留下...

与《岁月如歌》读后感相关的读后感

初三作文800字: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作文 读后感

  本作文是关于初中初三800字的作文,题目为:《岁月如歌读后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 感受一、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思维的效率。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

  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感受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相互回应,相互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教师所个所追求的。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若干细节组合而成的。感受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作文大全:m.zw.liuxuequn.com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学科是最开放的学科,它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之中,母语的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学校内外的沟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每个现今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探索之路。

...

与《岁月如歌》读后感相关的作文大全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