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总结可以有效展示个人的优点与贡献,同时体现工作成果和价值。在英语教育实训报告总结中,清晰的表达、自我反思和具体的数据支持都是关键要素。以下分享一些优秀的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英语教育实训报告总结 [1]
这次的专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的第三学年,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实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这次的专业实习。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英译汉为主,文章涉及经济,政治,人文,和生活等方面。在翻译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难,说明在漫漫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还要继续努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每天我认真学习了,那就是一种进步。人生总归会有许多挫折,但我们若不跨过这道坎,就不会有进步,滞留不前。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
英译汉,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透彻地理解原文。看一篇东西,可以有不同的目的。若为获取信息,抓住大意就可以了。若是为了消遣,那就可以看懂多少算多少。若是为了翻译,那就非透彻理解原文不可。有时似乎觉得懂了,但翻译起来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可能仍是未能真正理解原文。在这种情况下,若勉强去译,便会采取机械的办法,逐字翻译,许多错误的译法就是这样产生的。就在第三周学校请来的李老师为我们所作的讲座中,他提到了关于business一词的不同用法,当出现在“I mean business.”中,句子表示“我是认真的,”当出现在“business administration”中,这个词组表示“工商管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含义,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最熟悉的那个词的含义,而要充分利用上下文,依靠能够获得的相关信息,判断出词的确切含义。若想避免这样的误译,可以倒回去,把译文和原文对照一下,看它是否和原文的意思相吻合。在遇到习语时,更要勤查词典。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行为。当然纸上谈兵是无稽之谈,光有理论知识而不实践操作也是没有用的。有位翻译家这么说过,“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有空的时候,找一些译文来,尤其是好的译文,加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有时我们会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原文的字面上,并不深入思考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翻译起来就参照原文的说法,把英文词换上汉字,稍微调整一下顺序就完事了。这样的译文,不是歪曲原意,就是词不达意,或者听着别扭,不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