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10篇)

2025-09-20 09:24:28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当代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素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文明礼仪简要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购物礼仪

  (1)进超市购物,要按规定存包。

  (2)购物时,若对已选购的商品感到不满意,应主动将其放回原货架区,不能随意放置。贵重商品应轻拿轻放。

  (3)超市内的商品不能随意品尝、试用。

  (4)付账时要自觉排队。

  (5)对售货员的热情服务要表示感谢。

  (6)所有商品都要付账,不“顺手牵羊”,占小便宜。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怀橘遗亲

  《怀橘遗亲》源于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有一个名叫陆绩的人,精通天文和历法!他的官职呢做到了太守。父亲名叫陆康,曾做过庐州的太守,和袁术来往密切!在陆绩六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去九江拜见袁术!六岁的陆绩微笑行礼地跟袁术打招呼,见陆绩长得可爱还懂礼貌,袁术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了新鲜甜美的橘子,一边招待两父子,一边与陆父交谈,而这陆绩吃了一口橘子感觉很甜美真好吃,想到在家的母亲非常爱吃橘子,就趁没人注意,偷偷拿了两个橘子,藏在了自己怀中……

  相谈甚欢的两人,时间过得特别的快,到了该返程回家的时候了,懂事的陆绩便和父亲向袁术行礼拜别,不曾想这时偷藏在怀中的两个橘子滚落在地,见状的陆父和袁术面露不悦,(陆父是羞愧难当的表情,袁术是含怒的表情),未等发怒的陆康训斥,袁术嘲笑的说了声:"陆郎,你来我家中做客,临走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不好意思地回答:抱歉,袁伯伯,我吃到这橘子感觉很甜,便偷偷拿了两个藏在怀中,想让母亲尝尝……听完回答的两人,陆父欣慰愁眉舒展,袁术露出笑颜惊叹:小小年纪,居然如此孝顺,以后一定非同凡响,经常跟别人称赞他!长大后的陆绩,博学多识,精通天文历法,非常优秀!

  后有诗赞颂: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学习争先虽重要,

  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

  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

  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

  树立新风我做到。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校园文明礼仪歌》

  小学生,要倾听,安全意识记在心。

  遇老师,要敬礼,礼仪常规挂在心。

  同学间,不矛盾,和和气气团结好。

  拐角处,莫急跑,以免把人来撞倒。

  走廊上,空间小,不跑不跳不打闹。

  上下楼,要小心,一律靠着右边行。

  体育课,听指挥,麻痹大意惹祸端。

  用午餐,要文明,随便浪费可不行。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1.百善孝为先。要听父母话。

  2.人穷志不短。不要别人东西,不羡慕别人。

  3.不揭别人的短处。

  4.养成节约好习惯,但不要小气。

  5.少说别人是非,做好自己很重要。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待客歌

  客人来,欢迎他,请坐下,请喝茶,客人问我,我回答,我不害怕,陌生人。客人走,送送他,挥挥手,再见吧!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着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 小学生文明礼仪简短内容 ▼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分享

热门关注

女生敬酒词怎么说又大方又简单(16篇)

女生敬酒词怎么说又大方又简单

现代礼仪具体的内容六篇

现代礼仪具体的内容

领导用餐接待方案及流程二十四篇

领导用餐接待方案及流程

办公室接待礼仪和注意事项(十二篇)

办公室接待礼仪和注意事项

去吃饭礼仪常识教案

去吃饭礼仪常识教案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十九篇)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合集十九篇)

文明礼仪小常识内容

文明礼仪常识内容手抄报(摘录九篇)

文明礼仪常识内容手抄报

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14篇)

家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