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经济生活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含义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以及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征收的意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4.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特征以及征收的意义是什么?

  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特征:工资薪金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征收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是什么?

  含义: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关系: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因此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6.违反税法的表现有哪些?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分别是什么?

  ▲表现:偷税、欠税、骗税(以欺骗的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行为。

  ▲处罚: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7.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的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交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2)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为什么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安排和调整的。市场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因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重要作用: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通过竞争机制,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什么是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是什么?

  ▲含义: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促进市场合理地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措施(即如何规范):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即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国防、治安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危险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了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把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6.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分别是什么?

  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辅助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考文综有什么答题技巧

高考文综答题

高中地理考试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考试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

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高考文综有哪些答题的技巧

文综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