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模拟真题及答案

  ( 1)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数= 1000×( 1+ 10%)= 110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普通股股本=2×1100=220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资本公积=800+(35-2)×100=4 100(万元)

  现金股利=0.2×1100=220(万元)

  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4200-35×100-220=480(万元)

  (2)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数= 1000×2=2000(万股)

  股票分割后的普通股股本

  = 1×2000=200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资本公积=800(万元)

  股票分割后的未分配利润=4200(万元)

  (3)分配前市净率=35/(7000/ 1000)=5每股市价30元时的每股净资产=30/5=6(元)每股市价30元时的全部净资产=6×1100=6600(万元)

  每股市价30元时的每股现金股利=(7000-6600)/ 1100=0.36(元)

  【拢杀】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影响净资产的数额,所以,第3 问中现金股利总额=净资产减少额。

  38、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本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 1)生产领用材料分配表如下:

  (2)工资费用分配表如下:

  (3)其他制造费用分配表如下:

  ( 1)完成工资费用分配表;

  (2)填写下列制造费用明细账:

  (3)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登数据,采用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编制下表:

  (4) 甲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乙产品的在产品成本采用按年初固定数计算,要求填写下列明细账。

  ( 1)工资费用分配率=40000/20000=2(元/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表如下:

  ( 1)原材料完工产品成本1950000的计算过程:

  (4)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金额单位:元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

  金额单位:元

  (1)原材料完工产品成本1950000的计算过程:

  根据“ 甲产品按所耗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可知,甲产品的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全部投入所以,在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

  =3250000×40/(60+40)= 1300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3250000- 1300000= 1950000(元)

  (2)题中明确告诉了乙产品的在产品成本按照年初固定数计算,即:

  月初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所以,本月的生产费用=本月的完工产品成本。

  【思路点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需要先将共同发生的成本费用分配给各产品,以便得到各产品本月生产费用数据。再将各产品月

  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分配给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

  39、已知:某公司2011年销售收入为40000万元,税后净利2000万元,发放了股利10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简表)如

  假设货币资金均为经营资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无息的,2012年股利支付率保持不变.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和经营负债销售百

  分比不变。

  ( 1)如果该公司2012年计划销售净利率比上年增长10 %,销售增长率为30 %,在不保留金融资产的情况下,预测该公司外部融资需求

  额和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2)如果2012年计划销售量增长50 %,预计通货膨胀率为10 %,预计销售净利率保持上年水平不变,假设公司不保留金融资产,2012

  年定向增发新股2000万元,计算为实现计划增长需要的外部债务筹资额。

  (3)如果2012年保持上年的销售净利率,既不发行新股也不举借新债,公司需要保留的金融资产的最低额为500万元。预测201 2年可实

  现的销售额、净利润以及内含增长率。

  ( 1)2011年金融资产= 1000+ 1000=2000(万元)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20000—2000) /40000×100 %=45 %

  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3000 /40000×100 %=7.5 %

  股利支付率= 1000 /2000×100 %=50 %

  销售净利率=2000 /40000×100 %=5 %

  2012年预计销售净利率=5 %×( 1+ 10 %)=5.5 %

  外部融资额

  =40000×30 %×(45 %一7.5 %)一2000—40000×( 1+30 %)×5.5 %×( 1一50 %)= 1070(万元)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1070 /(40000×30 %)×100 %=8.92 %

  (2)含有通胀的销售额增长率=( 1+50 %)×( 1+ 10 %)一1=65 %

  销售额增加=40000×65 %=26000(万元)

  外部债务筹资额=外部融资额一外部股权融资=26000×(45 %一7.5 %)一2000—40000×( 1+65 %)×5 %×( 1—50 %)一2000=4 100(万元)

  (3)假设2012年销售增长额为W万元,则有:

  W×(45 %一7.5 %)一(40000+W)×5 %×( 1—50 %)一(2000—500)=0

  解得:W=7142 .86(万元)

  2012年可实现的销售额=40000+7142 .86=47142 .86(万元)

  2012年可实现的净利润=47142 .86×5 %=2357.14(万元)

  2012年内含增长率=7142 .86 /40000×100 %= 17.86 %

  40、ABC公司生产中使用的甲零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购。若自制,单位成本为6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500元,年固定生产准备成本为

  l0000元,日产量40件;若外购,购入价格是单位自制成本的1.5倍,一次订货成本20元,年固定订货成本为5000元。甲零件全年共

  需耗用72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标准件价值的10 %,固定储存成本为20000元,假设一年有360天。保险储备量为40件。

  ( 1)计算自制和外购时的经济批量( 四舍五人保留整数) ;

  (2)计算自制和外购时,与经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

  (3)通过计算判断企业应自制还是外购甲零件?

  (4)若公司选择自制,确定企业全年的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考虑保险储备) 。

  ( 1)每日耗用量=7200/360=20(件)

  自制时的经济批量

  =[2×500×7200/(6×10%)×40/(40—20)] 1/2=4899(件)

  外购时的经济批量

  =[2×20×7200/(6×1.5×10%)] 1/2=566(件)

  (2) 自制时与经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2×500×7200×6×10%×(40-20)/40] 1/2= 1470(元)

  外购时与经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

  =(2×20×7200×6×1.5×10%) 1/2=509(元)

  (3) 自制时决策相关总成本

  =7200×6+ 10000+ 1470=54670(元)

  外购时决策相关总成本=7200×6×1.5+5000+509=70309(元)

  因为外购相关总成本大于自制相关总成本,所

  以企业应自制甲零件。

  (4)全年取得成本=7200×6+ 10000+(7200/4899)×500=53934.84(元)

  全年储存成本=20000+(4899/2)×( 1一20/40)×6×10%+40×6×10%=20758.85(元)

  【思路点拨】自制是典型的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的应用,每次生产准备成本相当于外购时的每次订货成本,固定生产准备成本相

  当于外购时的固定订货成本。

  留学群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小编提醒您,翻页可获得更多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哦(≧∇≦)ノ

注会会计考试 注会审计考试 注会税法考试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
分享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