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六、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 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8.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20.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1.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22.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23.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24.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加热。

  25.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6.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7.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NaOH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28.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直接闻气体、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9.块状药品应沿玻璃仪器的内壁缓缓滑到仪器底部。

  30.取用浓酸、浓碱等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应注意防止皮肤、眼睛、衣服、桌面等被腐蚀。

  31.混和液体物时,一般先加密度小的液体后加密度大的液体,以防止液体飞溅(如浓硫酸稀释、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和酸等)。

  32.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不要使试剂瓶的标签被腐蚀。应将试剂瓶塞倒置于桌面上。

  33.酒精等液体有机物着火时应该用湿抹布盖灭;活泼金属(如Na等)、白磷等失火宜用沙土盖灭。

  34.液溴滴在皮肤上,应立即擦去,再用苯或酒精擦洗。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用酒精冲洗。

  35.汞撒落在地面上,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室内墙下的排气扇。

  36.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应立即服食大量的鲜牛奶、豆浆或蛋清。

  37.实验中受伤时,应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然后敷药包扎。

  38.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稀盐酸;盛苯酚的试管→酒精或NaOH溶液;盛过FeCl3、FeCl2等的试管→用稀盐酸;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浓盐酸;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有机溶剂;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稀硝酸;熔化过硫的试管→CS2或热的NaOH溶液;有油污的试管→用热碱液洗涤。洗涤原则是将污染物反应掉或溶解掉。

  39.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定不允许放回原试剂瓶?不一定:用剩余的钾?钠等应立即放回原瓶?

  40.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

  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41.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42.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3.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44.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45.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46.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不能用金属器皿盛放氨水。

  47.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及强氧化剂。

  48.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49.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两位

  50.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小数点为一位

  七、物质用途及环保

  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半导体的主要元素是硅

  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4、为了防止大气污染,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5、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6、大气成分:N2: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 0.03%

  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 ,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分享

热门关注

高中学好物理的方法是什么

高中学好物理的方法

高三有哪些方法提高理综成绩

高三提高理综成绩方法

高考有哪些理综的答题技巧

理综答题技巧

高中化学快速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中化学快速提高成绩

高中化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考试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化学知识点

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总结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生物必考知识点